欢迎来到时讯视界
“我为戏狂!”—一个农村少年的京剧梦
sitemap
时讯视界
X
首页
休闲
时尚
百科
热点
娱乐
探索
知识
焦点
综合
首页
焦点
知识
探索
综合
热点
百科
娱乐
时尚
休闲
当前位置:
首页
>
休闲
>
“我为戏狂!”—一个农村少年的京剧梦
“我为戏狂!”—一个农村少年的京剧梦
时间:2025-04-08 06:20:42
出处:
休闲
阅读(143)
“春秋亭外风雨暴,为戏何处悲声破寂寥……”
初春2月,农村宝兴县灵关镇雨雾朦胧。少年
j9
12日,剧梦灵关镇中坝村渔洞岩组某民居内,为戏响起了一段京剧唱腔。农村
喜欢京剧的少年人都知道,这是剧梦京剧《锁麟囊》中《春秋亭》段中的唱词。
在二楼一间10多平方米的为戏小屋内,一个身着戏服的农村年轻人,正伴着DVD里的少年音乐,陶醉于京剧的剧梦世界里。年轻人名叫杨小龙,为戏今年19岁。农村
痴迷京剧旁人不解
一曲终了,少年周围前来看热闹的邻居,纷纷鼓起掌来。
5年前的
j9
一天,14岁的杨小龙无意间将频道调到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。瞬间,杨小龙被电视机里的人物和唱腔所吸引,京剧人物们婉转的唱腔和艳丽的服饰,让小龙觉得美不胜收,从此杨小龙便陷入了对京剧近乎痴迷的狂热中。
“我记得那天,我看的就是《春秋亭》唱段。”杨小龙肯定地说。
家中没有人听京剧,更没有人懂京剧,杨小龙突然被京剧吸引,让他身边的人感到疑惑。
“唱京剧,我和小龙都吃了不少苦。”杨小龙的母亲岳蓉端来水果,边招呼客人边说,“5年前,有邻居叫小龙是‘疯子’、‘神经病’。”
京剧是国粹,但作为偏远山区的灵关镇,村民们对京剧并不了解。杨小龙每天泡在电视机前,收看戏曲节目,学习唱腔。别人家的小孩上网是为了玩游戏,而杨小龙上网则是为了学京剧。在网吧,杨小龙会下载京剧视频,边听边学。
“有时,自己会忍不住跟着学两句,就会引来其他人的侧目。”杨小龙说。
学习京剧,唱、念、做、打是必不可少的。然而,在一个完全没有氛围的小村子里,学习京剧的道路充满了艰辛。
“咦——呀——”每天早上,初学京剧的杨小龙都会“吊嗓子”,然而,这在农村里,却被村民认为是“奇怪”的声音,常常惹得邻居和家人争吵。
杨小龙还会在人前做一些温柔妩媚的动作和姿态,这让村民对这个小男孩产生了不少的误会。
“他是个疯子!”“他是个神经病,你们别和他一起玩。”走在路上的杨小龙,总能听到这样的字眼,村民们在背后的指指点点让杨小龙受尽了委屈。
“他把自己锁在屋里,几天不吃饭,甚至被饿晕了。”杨小龙的母亲伤心地说,“我们以为他真的有病,还专门把他带到医院检查,为了躲避流言,让他有一个好点的生活环境,我们还带他在外奔波了一年。”
直到2009年,杨小龙到成都读书,这种影响才远离了他的生活。
2011年元宵节,杨小龙应邀参加了宝兴县文化部门举办的庆元宵文艺活动,他的唱腔得到相关人士的肯定,杨小龙的“唱腔”才让村民们“适应”。
万千老师一个舞台
“能有今天的唱功,全靠他努力的结果。”岳蓉说。
看到儿子很喜欢京剧,岳蓉曾想过请专业京剧老师授课,“请专业老师每小时400元,他爸爸做木工一整天最多才挣200元,我们请不起呀。”
杨小龙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用来买了复读机,闲暇时就到网上下载免费京剧课程。去年,杨小龙给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写了信,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还免费给杨小龙寄来了一整套京剧教程。
“DVD、碟片、电视,都是我的老师。”杨小龙说,没有剧本,他就看着电视节目,一字一句地手抄;动作不准,他就购买不同角度的视频,仔细观看,探索诀窍。
如今,在成都上大学的杨小龙已经进入了成都一个京剧爱好者协会(俗称票友)。在那里,他可以与票友交流、表演,任何一个和“老师”学习的机会,他都非常珍惜。
“我现在主要学习程派,以前什么派别都学,结果都没学精。”杨小龙还兴奋地拿出自己画的程派创始人程砚秋的素描画像,给记者观赏。
“我的偶像是张火丁老师,他出演的《锁麟囊》是我最喜欢的一出戏,他和我的人生经历太像了。”原本有些羞涩的杨小龙,一说起京剧就变得自信大方,并熟练地向记者比划戏中的动作。
说得高兴了,杨小龙到楼上换了戏服,为客人表演。
粉红花帔、绣花褶裙、蓝色坎肩、青色彩鞋,当杨小龙穿上这唯一的一套行头,并在自己那十多平方米的小舞台里表演时,那种非比寻常的开心和幸福溢于言表。
成就今日梦想未来
杨小龙家客厅的墙上,是杨小龙所画的《锁麟囊》《贵妃醉洒》《牡丹亭》等曲目的剧情画。
“除墙上的曲目外,我还可以唱十几出戏。”杨小龙自豪地说。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一个人孤单地对着镜子练习,对杨小龙来说是常有的事。
熟练的基本功和对京剧浓厚的喜爱之情,也让杨小龙尝到了执着的甜头。在成都读书期间,因为票友的帮助和推荐,他已在很多舞台上崭露头角。如今,很多民间表演团队都邀请杨小龙到他们的舞台上表演。
“我现在最想要的就是有一套真正的表演行头。”杨小龙告诉记者,他会一直坚持下去,无论这条路有多苦。
四年一届的“中央电视台全国京剧票友大赛”是杨小龙梦想的舞台,为此他每天都在勤加练习。
实习生杨玲记者黄伟
分享到:
上一篇:
前海⇌南沙半小时!深江高铁又有新进展
下一篇:
一图速览2025年中间一号文件
温馨提示:
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希望对您有帮助!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!
猜你喜欢
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“车载流动医院”试点
上课啦!警察蜀黍走进校园,教你如何防诈骗
又一个“国字号”!丰顺单丛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
个个出手不凡!这场职能大赛高手云集
揭秘!“汕尾三鲜”的鲜味明码
宣传贯彻《条例》 加强基金监管!梅州医保局开展宣传月活动
千里祭英烈!带上家乡特产,梅州乡亲出发啦
李聪会当选为梅州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会长
广东新晋网红高速服务区亮相潮汕
热门排行
1
明天,为“绿茶”与“她”正名|写在三八国内主妇节
2
梅江区销661套居“榜首”!3月,梅州新建住宅商品房共销售2909套
3
消防车“变身”送水车!几百吨水解群众用水难题...
4
42小时辗转多省,梅州警方成功解救被拐婴儿“小雅”!今晚,一起接她回家......
5
《简牍探中华》独家公开马王堆汉墓最新研究成果
6
@梅州快递小哥哥、小姐姐,这份方案要为你们系牢“安全带”啦!
7
省工商联副主席、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智明:“我相信工商联的企业家们可以在梅州找到商机!”
8
发明授权增长率居全省第一!梅州启动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
看了又看
以法治之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
塔牌集团排全国第16位!2021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前50强名单出炉
统筹推进“双百工程”相关工作,梅州这么做…
这孩子真棒!诵读作品入围中华经典国学英文绘本在线诵读银星名单
前2个月广东软件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二,同比增长6.5%
感受十里茶香,体验埔寨火龙!梅州日报小记者团走进“中国火龙之乡”
悲痛!梅州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饶余鉴去世,享年84岁
看饿了!这位“厨神”,代表梅州赴澳门展示“乡愁味”客家菜!
65米35!阿卜杜艾尼打破尘封29年的男子铁饼全国纪录
最新标签
娱乐
百科
焦点
知识
热点
探索
综合
休闲
时尚
友情链接: